DB4114∕T 251-2024 夏大豆病虫草害防控技术规程(商丘市)
ID: |
0298C80275CA4999B2B59704B84908F8 |
文件大小(MB): |
0.18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16,4114,商丘市地方标准,DB 4114/T 251—2024,夏大豆病虫草害防控技术规程,2024 - 10 - 10 发布 2024 - 11 - 10 实施,商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4114/T 251—2024,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防控原则 1,5 防控措施 2,5.1 农业防控 .2,5.2 物理防控 .2,5.3 生物防控 .2,5.4 化学防控 .3,附录A(资料性) 夏大豆主要病害防控使用药剂及方法 4,附录B(资料性) 夏大豆主要虫害防控使用药剂及方法 5,附录C(资料性) 夏大豆田除草剂参考配方 .6,DB 4114/T 251—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商丘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商丘市梁园区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商丘市梁园区农业机械化学校、民权县褚庙乡,人民政府、梁园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商丘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夏邑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夏邑分校,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美娟、户永丽、付娜、王齐龙、李媛媛、王一尘、朱新利、李佳诺、张景臣、,赵彬、徐培景、刘函汝、王康、王亚杰、郑树轩、张梅,DB 4114/T 251—2024,1,夏大豆病虫草害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夏大豆病虫草害防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商丘区域夏大豆病虫草害的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24689.2 植物保护机械 杀虫灯,GB/T 24689.4 植物保护机械 诱虫板,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夏大豆,夏季适期(6月上旬~6月中旬)播种的大豆,3.2,农业防控,根据作物栽培管理的需要,通过农事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具体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草害发生的农田环境,以达到抑制和消灭病虫草害的目的,3.3,生物防控,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防控农业病虫草害的方法,3.4,物理防控,利用各种物理因素、机械设备及现代除虫工具等防控病虫草害的方法,3.5,化学防控,利用化学合成药剂防控病虫草害的方法,4 防控原则,DB 4114/T 251—2024,2,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严格执行大豆种子检疫法规,以农业防控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措施,科学进行化学防控,将夏大豆病虫草危害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5 防控措施,5.1 农业防控,5.1.1 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选择通过审定或引种备案适宜商丘区域种植的大豆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2规定,5.1.2 轮作,每隔3 年与玉米、红薯、花生等作物轮作,5.1.3 灭茬,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5.1.4 合理密植,控制大豆群体密度,每667 m,2,1.2 万株~1.4 万株,5.2 物理防控,5.2.1 放置糖醋酒盆,在害虫成虫发生期,利用糖、醋、酒、水液合理配置,诱杀地下害虫和地老虎成虫(糖:醋:酒:,水比例为1:2:3:4),5.2.2 投放毒饵,晴天傍晚,田间挖坑施放毒饵,诱杀金龟子、蝼蛄等地下害虫,5.2.3 杀虫灯诱杀,在主要害虫成虫发生期,每2 hm,2,~3 hm,2,大豆田安装一台频振式杀虫灯。呈棋盘式分布,灯高1.5 m,及时清理残虫。杀虫灯使用符合GB/T 24689.2规定,5.2.4 诱虫板诱杀,在蚜虫始发期到盛发期,每667 m,2,放置15 块黄色粘虫板。随着大豆生长,定期调节粘虫板高度,保持高于大豆植株10 cm~20 cm。诱虫板使用符合GB/T 24689.4规定,5.3 生物防控,5.3.1 施用白僵菌,播种前每667 m,2,撒入含孢量50 亿个/g白僵菌菌粉2 kg,防控蛴螬等地下害虫,5.3.2 释放赤眼蜂,在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产卵高峰期,每667 m,2,释放赤眼蜂2 万头~3万头,DB 4114/T 251—2024,3,5.4 化学防控,5.4.1 播种期,5.4.1.1 防控对象,根腐病、拟茎点种腐病、孢囊线虫病、蚜虫、点蜂缘蝽、地下害虫等病虫;狗尾草、马唐、牛筋草、,婆婆纳、繁缕、猪秧秧、龙葵、葎草、藜、铁苋菜等杂草,5.4.1.2 防控方法,使用含有精甲咯菌腈噻虫嗪成份的种子处理剂进行种子包衣,防控病虫害。杂草防控方法见附,录C。农药施用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规定,5.4.2 苗期,5.4.2.1 防控对象,霜霉病、病毒病、炭疽病、症青、蚜虫、红蜘蛛、点蜂缘蝽、甜菜夜蛾等病虫;狗尾草、马唐、牛,筋草、苍耳、反枝苋、铁苋菜、龙葵、刺儿菜等杂草,5.4.2.2 防控方法,病虫害防控方法见附录A和附录B。杂草防控方法见附录C。农药施用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规定,5.4.3 开花结荚期,5.4.3.1 防控对象,霜霉病、细菌性叶斑病、症……
……